地理科学学院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时间:2019-10-28浏览:2336

北京时间86日,我校地理科学学院/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副教授王艳君为共同第一作者在《自然-通讯》(Natural Communication)发表高温引起的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科学学院姜彤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王国杰教授和Zbigniew W. Kundzewicz教授为共同作者。

2019年入夏以来,中国北方多地受到高温热浪侵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35 - 37℃,局地达40℃6月以来,华北、黄淮一带高温天数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同期,欧洲多地爆发致命的高温热浪,南亚印度的强高温热浪造成100多人死亡。国际上相关研究显示,21世纪以来,全球高温热浪事件的强度在增大、持续时间在延长,预计这种趋势在未来将会更加严重。为了减少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国际社会于2015达成了《巴黎协议》,指出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需控制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2.0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内。对中国来说,如何科学评估全球不同升温的影响,特别是高温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团队运用31个全球气候模式输出结果、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的人口性别年龄结构,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从致灾因子、暴露度和脆弱性三方面系统评估了高温的人口死亡风险,并在风险的评估中特别考虑了未来适应能力的发展,首次评估了全球升温1.52.0情景中国城市人口面临的高温影响。

       研究发现:如果不考虑适应能力的提高,全球升温1.5℃情景下,中国城市每百万人因高温引起的死亡数为104 - 130人,全球升温2.0℃情景,这一数字将上升至137 - 170人。考虑适应能力的提高,全球升温1.5℃2.0℃情景,中国城市每百万人口因高温造成的死亡数分别为49 – 67人和59 - 81人(图1)。中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非劳动力人口(年龄小于15以及大于64岁)的高温死亡人数较当前将有大幅上升,而劳动力人口的高温死亡比例较当前会有所下降。未来,尽管女性高温死亡人数依然大于男性,但随着性别比的缩小,高温死亡人口中性别差距将不断变小。

综上所述,相较于全球温升2oC,全球温升1.5oC中国城市每年将会减少数万人的高温死亡数。中国高温引起的人口死亡率变化研究科学回答了控温的重要性。

1 1986-2005年、全球升温1.5℃与2.0℃情景下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与热有关的死亡率

图中点与直线分别表示多模式均值与变化范围

该项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组部千人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论文发表在 https://ssl1236e2e6fb99dfbac0e1b58f364c6f3e05f.vpn.nuist.edu.cn/articles/s41467-019-11283-w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行于2010年,是自然出版集团第17本子刊,覆盖多种学科,其目的在于发布严谨而颇具综合性并代表某一领域重大进展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