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Applied Energy》发表青藏高原光伏发电潜力评估结果

作者: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10


在全球脱碳与可持续发展倡议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预测,中国未来电力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清洁能源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与更高的要求。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具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其巨大的光伏开发潜力是支撑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的重要资源。在此背景下,深入评估青藏高原光伏资源的未来变化趋势及其满足国家能源需求的能力,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为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妙妮副教授指导硕士研究生段美霞在权威期刊Applied Energy(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1.2上发表论文“Assessment of future photovoltaic power potential across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ergy demand”。该研究创新从能源需求视角出发,系统评估了青藏高原未来光伏发电的理论潜力与技术潜力,并估算了其在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对满足全国电力需求的贡献。

研究发现,随着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青藏高原的年总太阳辐射预计减少,在高排放情景下减少幅度更为明显。尽管如此,柴达木盆地和西藏西南部等区域的太阳能资源仍具备较高的丰富度和稳定度,为本世纪范围内的大规模光伏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同时,该研究区分了两类光伏潜力评估路径:其一为基于太阳总辐射的光伏发电理论潜力,表示在无任何限制条件下太阳能的最大可利用量;其二为在考虑土地适宜性、系统效率及生态约束等实际因素下的光伏技术潜力,更贴近实际可开发规模。结果显示,到2030年,青藏高原光伏技术潜力预计可完全满足中国电力需求,到2060年也可满足约65%的电力需求(见图1)。此外,在低排放情景下,因太阳辐射相对增加和土地适宜性改善,光伏技术潜力将在本世纪末实现额外的提升。

121世纪近期、中期和末期不同SSP情景下的青藏高原光伏(a)理论潜力和(b)技术潜力,以及与中国2030年和2060年预计电力需求的比较

论文原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626192501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