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国际城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SURE-China)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熊蒙发布时间:2025-09-29浏览次数:10


927-28日,第三届国际城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SURE-China)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研讨主题是“生态安全与韧性城市——城市生态学的机遇与挑战”。本次会议由国际城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协办。会议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河海大学、海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大学、深圳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130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会。我校副校长赵强出席开幕式,国际城市生态学会(SURE)执行委员、SURE中国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李俊祥教授主持开幕式。

赵强首先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学科特色、多学科融合发展、地理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SURE中国分会理事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欧阳志云研究员做大会致辞,他指出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气候变化与生态安全挑战日益严峻,需要特别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的精细化治理,深化社会-生态系统融合研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强调了学术讨论对推动城市生态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9位专家学者就城市生态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应用进展进行了报告分享。欧阳志云研究员作了题为“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伟强做了题为“城市代谢规律与城市矿产的循环减排效应”的报告,中国林科院林业所首席专家、国家林草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成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城市森林的科学研究与落地实践”的报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带一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陈爽教授作了题为“城市生态空间形成演化的社会-生态系统诊断性分析”的报告,香港大学中国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科学学院地理系陈艳教授作了题为“Social preferences for retrofitting shoreline armouring into green-blue infrastructure”的报告,复旦大学中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环境与科学系余兆武研究员作了题为“城市植被降温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的报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彭建教授作了题为“城市热岛效应缓解:从效率到公平”的报告,香港大学未来城市与可持续环境实验室(FUSE Lab)主任、建筑学院陈斌副教授(长聘)作了题为“多维度城市环境遥感监测”的报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佳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及其降温作用研究”的报告。

本次研讨会设立了22个专题分论坛进行学术交流,共安排口头报告199场。为城市生态学科研业务工作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充分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规划、城市环境与健康风险、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设计、前沿交叉与区域特色等方面,深入交流了最新科研成果,并就城市生态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大会闭幕式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爽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李俊祥教授、北京大学彭建教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吝涛研究员、复旦大学余兆武研究员、新疆大学玉米提.哈力克教授、香港大学陈斌副教授等为28位青年优秀报告获得者颁发了证书,并宣布了下一届会议的举办地。

国际城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SURE-China)学术研讨会是我国城市生态研究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本届会议集中展示了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对促进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导青年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与韧性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科技动力。


大会现场

赵强致辞


欧阳志云做报告

陈爽做报告

陈伟强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