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CAS:气温和降水对色林错入湖径流的相异效应

作者:汪远伟发布时间:2025-04-02浏览次数:10


湖泊是水生和陆地生态系统、农业和工业的重要水资源;同时还调节着与大气的热量和水的交换。湖泊的扩张在调节区域水循环和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计。然而,现有研究多依赖遥感反演和经验公式,对流域水资源的系统性量化分析存在缺失,尤其是气候变化驱动下的径流演变规律仍不明确。近日,地理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汪远伟博士针对青藏高原色林错流域,分离了气温和降水对其入湖径流的相互作用,并量化了它们对入湖径流时空分布的影响。

团队基于1979-2022年气象水文数据,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了色林错(西藏最大的湖泊)入湖径流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升温和增湿对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2.27 km3,升温和增湿的贡献分别为-0.0160.048 km3/年。升温“抽水”、降水“补水”的反向作用,让未来水资源预测变得更加复杂。变暖(+0.0386 K/年)通过加剧蒸发导致每年入湖径流量减少0.33 km3,占年平均水量的14.5%,而降水增加(+4.46 mm/年)则导致每年入湖径流量增加0.91 km3,约占年平均水量的40%。该研究通过分离水热因子的交互作用,量化了气候要素对高原湖泊补给的动态影响,为建立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1141U23A2010)的资助。

1 色林错流域概况


2 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对入湖径流的影响


论文信息:

Wang, Y.*, Wang, L., Wang, L., Li, T., Zhou, J., Guo, X., Xie, Z., Lin, S., Hong, Y., Zhao, L. (2025) Divergent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on water flow into the largest lake on the Tibetan Plateau. 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8,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