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冰冻圈研究团队顺利完成对羌塘无人区的多年冻土野外调查和监测网络布设工作

作者:发布时间:2024-01-10浏览次数:714

寒冻十一月,羌塘高原海拔5000米以上的无人区迎来了一只特殊的科研队伍,他们由我校地理科学学院青年教师李祥飞、博士后刘世博和张钰鑫、博士研究生李智斌、硕士研究生储晓煜和陈威以及中国科学院藏北高原冰冻圈特殊环境与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此次野外考察是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专题“多年冻土对亚洲水塔的影响”子课题支持下,由我校地理科学学院赵林教授承担并组织的第四次大型野外考察,也是我国科学家在古丽雅冰川区域首次开展的多年冻土相关的野外调查工作。自2019年开始,他们已经先后完成了对青藏高原沱沱河上游、色林错上游、阿雅克库木湖流域三个地区的多年冻土综合考察工作。

 20231115日至1220日,科考队共完成多年冻土钻探勘察钻孔18个,累计钻探进尺350米,采集岩芯和冰/水样本1200余件,开展了总长度超过10余公里的探地雷达剖面测量和瞬变电磁测量,同时也获取了总存储量超过20G的无人机航拍和地面影像拍摄工作。此次科考的另一重要科学任务是构建一条贯穿高原西部连续多年冻土区、长度约600km的多年冻土观测剖面,该观测剖面是继青藏公路、青康公路和新藏公路之后的又一条完整的南北向多年冻土观测断面。科考队员们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在严寒、缺氧的无人区安营扎帐、卧冰饮雪,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次科考的各项任务

1 研究区概况图

羌塘高原约占青藏高原总面积 1/5,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这里气候受西风和印度季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位于半干旱、干旱的高原寒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羌塘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湖区,区内分布有大量的湖泊、冰川冻土。因此,羌塘高原被称为物质循环记录器, 气候变化晴雨表。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该区域还存在大片的冻土和气象观测空白,观测资料的缺乏使得科学家无法准确分析羌塘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2 一号营地,白天也结满了寒霜

3 古里雅冰川区域壮丽的风景与渺小但又坚强的打钻队伍


科考期间夜晚气温大多在-30℃以下,大风凛冽,工作与生活环境极为恶劣。科考人员克服了高寒缺氧、没有信号、补给不足等诸多困难,扎根在条件艰苦的无人区近四十天,开展了对多年冻土的特征和分布、区域冰缘现象和地貌景观、生态环境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调查,圆满的完成了科考任务。本次调查也进一步拓展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监测网络,可为后续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为区域气候与冰冻圈变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提供科学服务与数据支持。

4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我院博士研究生李智斌在帐篷中跟大家讨论一天当中工作遇到的问题

5 无人区寒风中一顿简易的午餐


6 扎帐篷和搬营地在高原上都是一件极为耗费体力的事情

7 我院研究生储晓煜和陈威在大雪中抓紧整理刚获取的土壤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