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顺利举办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地理学发展论坛”

时间:2020-11-13浏览:2312

      为充分发挥长江流域高校和科研院所地理科学科教资源优势,全面促进地理科学更广泛更深入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和我校联合承办,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江苏省地理学会协办,以“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地理学发展论坛”于2020118日在我校风云剧场成功举行来自国内多家科研和教学单位的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计100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院院长姜彤教授主持。

姜彤教授主持

 论坛邀请国内地理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就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气候变化与长江洪水、流域综合管理等重大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以期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学科支撑,促进长江流域地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本次论坛特邀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郭朝辉致辞,郭副校长指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开展深度合作问题表达深切的希望与美好的祝愿。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郭朝辉

我校副校长江志红教授在致辞中代表全校师生对本次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学科优势,提出了新形势下,长江流域地理工作者被赋予了新的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借此论坛,促进兄弟院校的合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地理科技力量的协同创新贡献力量。

我校副校长江志红教授

 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院士做了题为《气候变化与水安全:机遇与挑战》的报告。夏军院士详细讲述了水循环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相关的研究所取得的系统性成果,指出变化环境下长江水的安全面临的挑战,并对此提出了系统综合与对策建议,即加强长江保护的系统思维、系统治理、系统管控和加强长江大保护绿色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与支撑。

夏军院士

 华东师范大学的曾刚教授从人文经济方面做了题为《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的报告。曾教授从宏观背景指出协同是经济带发展的大趋势,讲述了德国的协同创新经验,指出长江经济带是未来发展的蓝图,不是现实的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步入全域一体化发展新阶段,主要障碍仍为巨大发展水平差距和行政分割;要创新长江经济带体制机制,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同时,长江经济带的建设,更需要地理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曾刚教授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蔡庆华研究员做了题为《长江大保护与流域生态学》的报告,指出了长江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从水生态失衡造成的系列问题,提出建立“山林田湖生态命运共同体”概念,并指出其学科基础为对生态学研究的整合——流域生态学,提出了科学研究项目中的几点建议,同时分享了他在香溪河流域建立生态站的实践经验并取得的一些成果。

蔡庆华研究员

 论坛会后,与会专家和参会人员开展了地理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姜彤教授讲述了我校及我院近年来在地理学科方面取得的进步与发展。随后各位教授对地理学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与会代表商定,下次论坛将在长江中游的武汉举办。

 本次论坛的每场报告精彩纷呈,更是一场学术盛宴。在这里,不同专家共同商讨长江经济带发展问题;在这里,莘莘学子与院士、教授们近距离交流,也激励更多的地理人深入研究,努力为地理学科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