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人口和经济预估数据库发布

时间:2019-11-13浏览:17351

我校地理科学学院姜彤教授研究团队正式发布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的人口与经济预估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2010-2100年中国、一带一路区域和全球范围内分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的人口以及分三次产业的GDP数据,数据分辨率为0.5°×0.5°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0年推出的描述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情景的有力工具,该情景在典型浓度路径(RCPs)情景基础上发展而来,用于定量描述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路径之间的关系,反映未来社会面临的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挑战。目前共有5个典型路径,分别是SSP1 (Sustainability,可持续路径)SSP2 (Middle of the Road,中间路径)SSP3 (Regional Rivalry,区域竞争路径)SSP4 (Inequality,不均衡路径)SSP5 (Fossil-fueled Development,化石燃料为主发展路径)

研究团队以2010年为基准年,积累了当前人口的生育率、死亡率、迁移率、经济的资本存量、劳动参与率、全要素生产率等关键要素数据,在SSPs的全球框架下建立不同情景的本地化参数体系,开展2100年前的逐年人口和GDP预估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统计降尺度至0.5°×0.5°的格点上。

数据显示,未来大部分路径下中国人口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030-2040年达到峰值,峰值人口约为13.9-14.2亿人,到21世纪末期达到9.0-16.1亿人;各路径下中国的GDP都将持续快速的增长,到21世纪末期将较2010年增长5.0-11.5倍(图1)。未来全球人口分布基本维持当前的分布特征,到2050全球人口密度平均约54/km2,人口密集区域集中于东亚、南亚、东南亚、西欧、非洲中部等地区。经济密度较高的区域与人口密集区几乎重合,位于南亚、东亚和西欧和北美,每平方公里可产出6.8亿美元(图2)。

1 2010-2100年中国人口和GDP变化情况

 

  

2 2050年全球人口和经济分布格局

目前,SSPs的预估数据在能源、水资源、农业等领域和区域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中得到应用。该数据有望更好地满足气候变化科学、影响风险、适应与减缓闭合研究,并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和流域尺度的气候变化风险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所有数据均向国内外学者免费提供使用。

数据联系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艳君,邮箱:yjwang78@163.com


预估结果(中国).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