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学院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发表中国人口政策对21世纪人口结构和经济变化的影响重要论文

作者:姜彤发布时间:2019-01-14浏览次数:2577

我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姜彤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在地学Top期刊《未来地球》Earth's Future)发表题为《Effect of Fertility Policy Changes o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Economy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的科学论文。我校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秦大河院士直接指导了本文的研究,地理科学学院黄金龙博士为第一作者,我校王艳君、中国气象局苏布达、曹丽格、徐新武、翟建青、巢清尘、王国复和爱丁堡大学冯志强等为共同作者。

极端事件造成的未来经济损失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具有社会经济变化性质,极端事件仅仅是影响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还没有把人口经济发展、资产的暴露度以及脆弱性作为直接经济损失的决定因素予以量化。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21世纪人口增加和财富增长将会对灾害风险有着叠加和放大的效应,开展社会经济研究对于灾害损失风险的定量化评估至关重要。

研究团队用人口和GDP反映经济社会的变化。未来经济社会变化预估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使用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情景。SSPs是对未来全球、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描述的最新情景。研究团队采用五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创建了全球、“一带一路”和中国2010-2100年逐年的人口和经济预估格点数据集,定量评估发展路径与未来经济社会变化特征。2016年,为了积极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未来人口和经济将如何变化以及人口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备受关注。

研究团队采用五种SSP路径(SSP1:可持续路径;SSP2:中间路径;SSP3:区域竞争路径;SSP4:不均衡路径;SSP5:化石燃料为主发展路径)和三种人口政策情景(一孩政策、二孩政策和全面放开政策),探讨人口政策调整对21世纪人口和经济的影响。

研究发现,若维持过去的一孩政策,21世纪末期人口可能比2010年减少28%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可能会达到49%,形成严重的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人口短缺。现在的二孩政策实行后,我国的人口峰值将出现在2025-2035年,峰值人口达到13.9-14.2亿人,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图1)。由于人口政策的转变所增加的劳动人口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能带来巨大的经济红利,无论采用哪种社会经济发展路径,21世纪末期我国的GDP增长范围为38.1%-43.9%(图2)。中国的老龄人口比重将分别于20252035年达到14%21%,与一孩政策相比,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已经远远得到了改善,但依然存在。 如果我国进一步采取全面放开的人口政策,到21世纪末期,相比于目前的全面二孩政策,老龄人口比重可以略微减少0.7%-1.0%,而GDP可以增加5.3%-6.7%,老龄化社会和经济增长虽然有改善,但并不大;可是,在有着更高教育水平的可持续路径SSP1和以化石燃料为主发展的路径SSP5,即使实行了全面放开人口政策,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低生育率陷阱”,总和生育率将会持续下降。

通过五种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和三种人口政策情景对比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当前二孩政策能有效地缓解未来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问题,可以促进以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SSP1)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研究建议,我国应当积极推进全面二孩人口政策,出台配套措施,保障老人赡养和儿童抚养、妇女和儿童卫生服务质量;通过协同公民教育等社会政策,满足未来不可避免的老龄社会各种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研究论文发表地址: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29/2018EF000964

Figure 1.jpg

        图1  21世纪不同人口政策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人口变化趋势


            2  21世纪不同人口政策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GDP变化趋势